连云港姑潘文化有限公司

新三板掛牌企業(yè)

首頁>資訊詳情

一鍵分享

閱讀 股價下跌!內部爭議!格力強綁董明珠個人IP,是好是壞?

發(fā)布日期:2025-02-21

01

這幾天,格力把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。

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,格力股價這幾天都在下跌,一定是市場并不太看好這次更名的動作。

也有一些企業(yè)經營者和創(chuàng)業(yè)者問我,這種把個人IP和品牌捆綁在一起的方式,是好是壞?

其實,我們對于格力做了比較長期和深入的研究,包括在之前舉辦的中國品牌節(jié)以及格力走訪中,我還專門針對格力今天遇到的“品牌力鴻溝問題”寫了一篇文章,也跟董明珠簡單聊過。

當然,有沒有起到作用,我就不知道了。

但是,針對格力把部分專賣店更名為董明珠健康家的做法,我覺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。

02

首先,我們來做個定性。

在視播時代,個人IP和品牌進行綁定,利用個人IP助推品牌,當然是一件好事。

特別是對于那些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業(yè)來說,如果把品牌作為一個符號,一個logo去跟用戶對話,很難產生良好的記憶。

在過去傳統(tǒng)媒介集中化的年代,品牌還可以通過集中的廣告投放,靠密集度和媒體背書去塑造品牌的記憶力和認知度。

但在視播時代,一方面是用戶對于廣告不感興趣,另一方面就是媒介的迭代,算法的重構,共同使得以內容為核心的全域矩陣營銷,成為獲得用戶興趣和注意的最好方式。

那么,對品牌來說,以個人IP來承載品牌的視頻內容,讓個人IP服務于品牌,是能夠把品牌從一個虛擬的符號,變成了一個活化,有著具體人格的形象,跟用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,類似于從二次元到了現(xiàn)實世界的三次元。

當然,對企業(yè)來說,這樣的個人IP一定是以創(chuàng)始人IP為主,因為只有創(chuàng)始人能夠從始至終代表一個企業(yè),也只有創(chuàng)始人具備這種信任感,對自己的品牌和產品也最為了解。

在麥克盧漢的《理解媒介》這本書中就說道:媒介是環(huán)境的一部分,媒介對環(huán)境具有塑造甚至是重塑的功能。

我們從人類社會漫長的發(fā)展過程來看,那些真正有意義、有價值的“訊息”絕對不是各個時代的傳播內容,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,以及它所能開創(chuàng)的可能性和帶來的社會變革。

理解了這個核心,我們就能確定,把個人IP和品牌進行捆綁,讓個人IP成為品牌的載體、嘴替和代言人,去服務品牌和用戶,一定是符合視播時代特征的好事。

那我們回過頭再來看格力的操作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問題。

這真的是把個人IP和品牌進行良好的捆綁嗎?

其實,這可能更像是把品牌強綁到個人IP。

與其說是個人IP服務于品牌,倒不如說是格力這次的動作,是品牌在服務個人IP,個人IP還要壓倒品牌,這就是個很大的問題了。

那到底是誰為主,誰為次,誰去服務誰呢?

所以,個人IP一定不能凌駕于品牌之上。

在線上,我們可以分別建設各個矩陣的IP賬號,這都不影響,但最終的歸屬點還是服務品牌,給品牌去導流,實現(xiàn)商業(yè)最終的結果。

03

第二點,品牌延伸的方向和名稱選擇。

理解了主次問題,另一個大問題其實就是“健康家”這三個字。

在過去,當我們談到格力會想到什么?

我想,大多數(shù)人都會想到格力電器、空調。

這是格力這么多年來,在用戶心智建立的一個強大的認知鏈條:格力=格力電器=空調。

這樣的認知建立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,在2024年的品牌節(jié)活動上,我專門去問了一下相關的評估機構,格力這個品牌,大家知道價值多少錢嗎?

1882億。

當然,我也能夠理解這次更名的出發(fā)點是為什么?

對于今天的格力來說,空調的占比太高了,它想要進行品牌的延伸。

我們可以看到,在格力2024年中期財報里,格力所有業(yè)務中,空調是絕對的主力,營收占比達到了78.13%,利潤占比更是高達89.26%。

格力不希望自己的品牌只限于空調這一個單一市場,而是能夠延伸到整個家電領域,包括格力目前正在發(fā)展的工業(yè)制品、智能裝備、綠色能源領域。

所以,格力希望通過更名的方式,把自己過去積攢的品牌認知度延伸到這些新領域,也就是企業(yè)把已有的知名品牌運用到新產品或新服務上。

那既然搞清楚了目的和問題,我們其實就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答案。

第一、在工業(yè)制品、智能裝備、綠色能源這些新領域,用董明珠IP會是一個好選擇。

因為格力這個原品牌,在家電領域,特別是空調的終端用戶心中形成了特定的形象和認知。

但是,在工業(yè)制品、智能裝備、綠色能源這些新領域,格力雖然花了很多錢做了很多創(chuàng)新,但新的產品系列與原本的既定認知差異比較大,新市場的用戶對格力缺乏認知和接受度。

也就是在工業(yè)領域的新市場,格力其實是沒有得到用戶認知上的支持,這就是產生了“品牌延伸認知失調”的癥狀。

那么,用董明珠的IP去建立格力在工業(yè)領域的推廣和延伸,我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因為董明珠確實是一個知名IP,而且,不管是格力在制造業(yè)的地位,還是她本人在制造業(yè)企業(yè)家當中的知名度,都是頂級IP,特別是很多制造業(yè)老板跟董明珠的年紀差不多,有很多共同語言。

假如搭配董明珠的IP,去強調和介紹格力在工業(yè)領域的技術突破,材料研究和產業(yè)報國的初心,我認為是有利于格力在工業(yè)領域的品牌延伸,這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那么,反過來,第二點,在家電這個格力具備強大認知的老領域,不應該放棄格力的品牌和家電的核心占位詞。

就像“格力專賣店”和“董明珠健康家”這兩個名字,大家一看到前者就能想到空調以及電器,但是,后者可能需要繞幾個彎才能想到電器。

這也就意味著,格力需要花很多的成本,重新去建立“健康家=家電,董明珠=好家電“的認知鏈條。

這是兩個全新的認知鏈條,難度簡直大到天上去了,一定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。

舉一個例子,我們單仁行的宋子老師是專業(yè)投資人,家電領域是重點方向之一,他專門去跟格力的經銷商做了一些調研。

經銷商什么態(tài)度呢?

格力給錢補貼,就改名開店,沒錢給,就不開店,不改了。

因為經銷商很清楚,我賣的是家電,但健康家≠家電,這樣的定位不夠清晰,讓終端用戶以為自己是賣健康產品的。

所以,在格力內部,改名這件事都是吃力不討好,沒有足夠的利益,經銷商根本不會去支持這件事。

那么,到了終端用戶這里,對于今天的消費群體來說,把線下店進行改名,就能夠讓他們在認知中理解健康家=家電,喜歡董明珠=好家電嗎?

我想,更好的方式還是維持著格力在家電領域的核心占位詞,在線上借助于董明珠的IP、格力各個品牌矩陣賬號,通過矩陣營銷一步步從原點優(yōu)勢出發(fā),牢牢抓住“好電器,格力造”的品牌基調,進行全域矩陣營銷,盡可能逐步把空調上的優(yōu)勢擴張到家電全系列。

不要既希望于畢其功于一役,讓線下店改個名就能重塑品牌認知,品牌永遠是一種長期主義。

希望通過格力總結的個人IP、品牌延伸的方向選擇,能夠給我們的經營者和創(chuàng)業(yè)者帶來一點啟發(fā)。

責任編輯 | 羅英凡

圖片均來源于網絡

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股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

■ 免責聲明

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,為作者依據(jù)上市公司根據(jù)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、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)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;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(yè)建議,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。


上一篇: 跟6年之前相比,這一次民營企業(yè)座談會有了什么不一樣?
下一篇: 藏在DeepSeek身后的另一條龍:準備上市的群核科技是何方神圣?